这些年来,珠宝玉石市场的行情是持续走高,商品价格节节上升,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珠宝玉石市场眼下可谓鱼龙混杂,消费者购买当"擦亮眼"。藏玉总结出了几条人们在购买玉石的时候,常常会走入的几个误区,供各位藏友参考。
珠宝消费误区一:迷信产地
案例:张小姐到南非公派出差,听说南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产地,感觉到在产地买钻石应该很便宜,又有熟人带,于是花2万多元人民币给自己买了一粒50分的钻石,但是没有附带钻石证书。回国后,张小姐将钻石送到国检中心检测,结果净度为P级,颜色级别也不高。2万元的价格与国内同类商品相比,还贵了许多。
点评:
现在很多人利用出公差,旅游的机会,到玉石的产地或者集散地地购买珠宝,因为他们认定到产地一定能买到便宜货。如去新疆买和田玉,去南非买钻石,去巴西买彩色宝石,去缅甸买翡翠等。事实上,这些产地买回来的珠宝并不是最便宜的,甚至还要比正常的市场价格贵出很多,其中还有相当一部份是经过人工处理或是假冒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消费者完全忘记了:首先,普通消费者珠宝鉴定能力极为有限;其次,普通消费者对珠宝的行情知之甚少。这两点就决定了消费者在珠宝产地或集散地能淘着又便宜又好的宝贝,机率很低。
消费误区二:只要投资珠宝就一定赚钱
案例:王阿姨去云南旅游买了一只翡翠手镯,经检测是未经处理的天然翡翠。王阿姨一再追问是否是A货,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兴奋得不得了,大声说:"赚大钱了!"原来,她以为翡翠的A货、B货、C货代表翡翠的等级,等级越高越值钱。
点评:
翡翠的A货、B货、C货并不代表等级,而是代表是否经过人工处理,是商业上对这几类翡翠的俗称。如没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俗称A货;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染色翡翠俗称C货;经过染色,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C货。
消费误区三:在民间、地摊可以"淘宝、捡漏"
案例:李先生受雇于一位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平时专到各地农村收购一些古董家具,古瓷字画,古玩玉器等老货,用于充实老板的私人收藏。某次3.15免费检测活动期间,李先生一共送来了十余件从民间收藏的玉镯,玉器,检测结果这些玉器全部是假的,分别都有染色石英岩,翡翠B+C货(染色,漂白,充填),玻璃,塑料等。
点评:
这些年,基于"好东西藏在民间"思想,这种民间收购行为越来越多。而这种行为要求收购方要有非常好的学识和眼力。事实也证明,随着民间收藏的日益兴盛,古玉的造假技术也日渐成熟,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消费误区四:珠宝质地完美论
案例:张先生一家三口怒气冲冲地来到商场,口口声声说要退货。原来,张先生的女儿到商场买了一枚0.13克拉的钻石戒指,价格不高,只有2000多元。但回家后发现钻石里有一个小黑点,而且越看越明显,于是互相埋怨当初在买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有一个"懂行"的朋友告诉他们,这粒钻石是垃圾钻,根本就是不合格产品。于是一家三口到商场去说理。商场无法说服他们,于是向国检中心的专家求助。经检测,这粒钻石并不是什么垃圾钻,更不是不合格产品,而且商场出示的是国检中心出具的宝石鉴定证书,证书中有许诺钻石的级别。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耐心解释及调解,双方最后达成和解。
点评:
很多消费者不喜欢自己的珠宝玉石内部有瑕疵,认为这样是不完美的,于是在挑选珠宝时慎之又慎,唯恐买到内部有一丝杂质或极细裂纹的珠宝。其实,天然的珠宝玉石难免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细微的缺陷,只要不影响珠宝的外在美,不影响珠宝的耐久性,就不是大问题。如红宝石、祖母绿几乎不可能买到内部完全没有瑕疵的。相反,内部有天然的一些生长现象,正能体现出珠宝的天然属性。甚至一些天然的包裹体还能令宝石产生无与伦比的美,极大地提升其价值。如猫眼效应、星光效应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消费误区五:为什么不能在商场买玉
白玉子料挂件-连年有余(玉界臻品有售)
熟悉玉石产业的人都知道,业内有"商场货"的说法,系指那些在大商场中出售的玉石,新手小白在初期购买时往往会去购买这类"商场货",因为可以"保真",但真正懂行的人是绝不会去买"商场货"的。
大商场的玉石专柜,几乎全是走的加盟路线,即他们有上级的加盟商,这个加盟商实际上就是批发商,他们批发给下级经销商的商品都是带着价格标签的,下级经销商拿到货后直接带着价签放到商场的柜台里卖,他们从上级加盟商里拿货的价格通常是价签标价的一折,即你在商场里看到价签上标价10000元的东西,商家的拿货价可能也就是1000元。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商家的全部利润呢?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商场货"的营销模式说起。大品牌商家在商场里卖货,是要给商场费用的,这个费用怎么抽取呢?通常是按商品售出价格的25%收取。另外,商场里购买玉石,顾客无一例外都是要索取正规机打发票的,这就需要商家必须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17%。此外,商家还需要承担自己店面的装修费用,营业员的工资。上述费用加在一起,大概成本要在货品售出价格的50%左右。
这还不算完,正如前文所述,商家以1000元的价格向上级加盟商拿货,那么上级加盟商也要从中赚取利润,也就是说,标价10000元的玉石,虽然卖价四到五千元,但实际上很可能连1000元的价值都没有。
这就是真正懂玉的买家绝不会去大商场购买玉石的原因。
点评: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玉石市场假货泛滥,商场专柜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贵一点没关系,只要是真货"的心理,从中获取高额利润的。所谓"真货",首先商品的本质必须是真的,其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要相符,不能相差太大。然而,"商场货"的价格往往高出其玉石本身价值太多。
前两天碰到一个案例,朋友知道我玩玉,拿了只从商场里买的手镯来给我看,说是有发票有证书,标价6万,打一折6000元买的。上手一看,批发市场50元就能拿到的货。所以提醒身边的朋友们不懂玉千万别乱买~
对于消费者购买珠宝玉石,藏玉建议:首先,不要过分迷信鉴定证书。有一些所谓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已经被历史和业内证明并不权威。其次,购买前要对准备购买的珠宝玉石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最后,由于部分不良商家将目光瞄准了外来游客,所以外出旅游期间要科学理性消费,冷静面对旅游地点的各类珠宝玉石促销。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下一篇:玉器鉴定避免四个收藏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