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美者。因为美,石才成为了玉。也由此一跃而为古人眼中聚天地之精华、集山川之灵气的珍宝。
中国的玉,包容万千,广义而言,和田玉、岫岩玉、缅玉、南阳玉、水晶、玛瑙等等,都可归属于玉的范畴。然而在懂行的国人眼中,只有和田玉能被称为真玉。外国人口中所谓的中国玉,指的也是和田玉。
最早在新石器时期,昆仑先民就开发了和田玉,并将它作为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的媒介,由此形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而玉石之路也正是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
可以说,在中国7000年的玉文化中,和田玉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和田玉呢?
和田玉无疑是一种东方化的宝石,可以说,千年以降、炎黄子孙的文化血脉中始终活跃着一种“玉文化细胞”,它是“维天之命,玉为祥瑞”,也是“谦谦君子,温其如玉”,某种程度上说,和田玉就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古代,人们将玉视为与天地沟通的、媒介、神物,他们“以玉事神,从玉霝声”,进而“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古代的玉,是“国之重器”,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样的观点对于历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一块玉,只怕要数“和氏璧”。从卞和断足献玉到价值连城再到完璧归赵,最终,和氏璧落在了秦始皇手中,变成了一枚镌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字玺。
有关和氏璧的故事,似乎已经结束了,但事实上,它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它最终成了一件昭示人心、代表天命的无价之宝。后世的帝皇将其视作“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一块镌字的美玉,因其经历,却承载起了‘受命于天’的重任,甚至代表着天地神明。
玉在古代中国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说,有别于西方世界直述其意的表达方式,古老的中国在言情抒志时更热衷于“借物寓意”,即借助某一件物体来隐喻某事、某意。正因如此,古人才会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才会认为“黄金有价,玉无价”。
究其本质,黄金只是一种硬通货,而玉,则可能是一种道德、一段过往、一缕情愫、一片寄托。
追根究底,收藏,收的是物件,最终藏的却还是文化。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对于貔貅,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和田玉八大冷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