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玉文化几乎贯穿始终。对国人而言,玉一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象征着高贵、纯洁,一度代表着神权与王权。孔子说,玉有十一德,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并以玉德来约束君子的社会行为。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更是深入人心。相比起绚丽华贵的金饰和低调奢华的银饰,和田玉显得更为含蓄内敛,温润自然。然而在爱玉之人的心中,和田玉真正的价值却还在于它的“灵性”。
有人说,在所有的饰物中,玉与人最亲近,金银是钱,钻石是价,惟有玉,是有生命的。你越是与它亲近,它就会越发圆润,越发有光泽。有人甚至言之凿凿的说,玉的色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有人因亲身经历而坚定的认为,玉能辟邪替灾。
整器牌型工整,色泽匀净而糖色分明,俏色麒麟龙头狮眼,踏空而行,周身宝光氤氲,瑞气千条,自具祥瑞之态。背面光素无纹。
从古至今,和田玉的保健养生功能都为国人所尊崇。《本草纲目》就认为和田玉是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常年把玩、佩戴,乃至服食能“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世面上更流传着“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
碧叶白莲,一枝亭亭独秀。整器小巧精致,构图简洁自然而独富韵味,尽显江南风情。
和田玉虽好,也需仔细保养。事实上,佩戴和田玉时,如不小心仔细,难免损及美玉的本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和田玉,使其不受伤损呢?
事实上,无论是佩戴和田玉还是翡翠,都要牢记“三忌”、“四畏”。所谓“三忌”即“忌油”、“忌腥”、“忌污浊”;“四畏”则为“畏冰”、“畏火”、“畏姜水”、“畏惊气”。
油、腥、污浊、冰、火、姜水都会伤损和田玉质;畏惊气则指佩戴或把玩者受惊或不慎将玉跌落。这对玉的损害是致命的。因此玩玉者日常要修身养性,做到平心静气,处变不惊。
骤雨过,似琼珠乱,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整器妙用俏色,展现了雨打新荷的绮丽景色。蜻蜓栖于荷下,似在避雨,更是平添趣致。
除了以上几点外,随身佩戴和田玉还应养成良好的清洁、盘玩习惯。软布擦拭,清水涤洗,盘玩前先净手,对和田玉本身都大有好处的。经常佩戴和田玉并时时摩挲,得到人体油脂滋养的和田玉,会呈现一种特殊的油亮光泽,表面仿佛渗出一层油来,这就是所谓的“出浆”、“包浆”,包浆能让和田玉显得更为老熟、油润,更具灵性与收藏价值。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刚卯严卯——屈指可数的汉代玉器
下一篇:你知道和田玉花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