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玉-蝉韵香插 | 玉器编号:162468
中国不乏精细写实的艺术,但国人更欣赏含蓄写意的审美,这也是东方所独有的艺术表达。比如形容一块美玉,中国人最常用的词是“温润”,这可怎么给西方人解释呢,因为这不在他们的审美范畴内,英文里找不到可以匹配的词。西方人喜爱的宝石,多为刻面,在绚丽的光芒中,不免透出几分咄咄逼人的气质,冷艳、强悍、张扬。这种绚丽,来自于宝石本身的色彩,更来自工匠的极致完美切工。而一块美玉的“温润”,体现的是质地的柔和、外表的圆熟,不仅是对人的视觉的诱惑,更是让你渴望触觉上的感受。
▲ 白玉子料牌-春晓 | 玉器编号:150463
我把“温润”戏称为“闷骚”,隐含、积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相比于这种“闷骚”,西方刻面宝石可以叫“风骚”。“闷骚”似乎需要更多的底蕴与自信。闷骚的人表面纯良,待人接物合情合理,却于不经意处展露内心的狂野和感性。闷骚的人更自我,因为他们懂得所谓的个性首先是为自己保存的,而不在他人面前表演或争宠的。
▲ 白玉子料-云纹贵妃镯 | 玉器编号:162466
闷骚是东方美学精神的体现,若隐若现,欲说还休。“闷骚”似乎更适合形容中国女性之美,一件旗袍,一点不短,领口系的紧紧,但尽显女性的韵味;“风骚”,则更似西方的女性,丰满完美的身材,配上比基尼泳装,不失为一种诱惑。“闷骚”的感觉是一杯茶,好茶喝完后总有回甘;而“闷骚”更似一瓶可乐,喝完后可以痛快地打个饱嗝。
▲ 碧玉挂件-喜事连连 | 玉器编号:162454
既然本质是“闷骚”,那妆扮又怎能“风骚”呢?所以我们见到的和田玉雕件,多为随性就范,或保留着珍贵的石皮,或浅浅勾画着写意人物山水,即便是精雕细琢的玉器,也务必求其外表圆润、内涵丰富,方不失玉之本色。
▲ 墨玉把玩牌-顽虎 | 玉器编号:162013
和田玉的创作,与书画艺术类似。中国书法与水墨画,于黑白两色中演绎出无穷变化,深谙太极韵味。和田玉也是如此,一般只有石色与皮色,单纯朴素。这种单纯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玉雕师看似简单的勾勒,玩玉人就能看出无穷意味。这种若有若无、若真若幻的含蓄美,也体现在唐诗、宋词、宋画等艺术形式中,表达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 墨玉-水墨山水牌 | 玉器编号:161535
但这并不代表玉雕工艺的简单。玉雕本来就受到材料的局限,既没有大幅的画布或者画纸,也没有可以任意使用的丰富色彩,更要注意到材质的昂贵。这要求玉雕师要更多地思考,行内称之为“审料”,审视判别思考,包括工艺的使用,俏色的安排。雕刻中更要随着料子的变化,不断地去更改调整设计和制作方案。
▲ 白玉子料把件-福寿双全 | 玉器编号:161460
“玉不琢,不成器”,玉虽然很珍贵,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所以才有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比喻。和田玉雕刻是中国人手工制作中最为久远的工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千年前的礼天玉璧,那精细如绣花般的纹饰,居然是用最软的解玉沙、绳索、和水,以“滴水穿石”的功夫,以“年”为单位,慢慢琢磨而成的。纹饰虽然精细,但玉器的形制,不离拙朴本质。如今,我们有了高效的电动工具,但对和田玉雕刻的追求,却依然遵循着古老的审美标准:大美不言,大巧若拙。这种东方式的审美,考验的是玉雕师的功力与修行,也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
▲ 黄玉-山水对牌 | 玉器编号:159142
我们爱玉,懂玉,爱它的温润,爱它的谦和,爱它的清越,爱它的气节与坚韧,甚至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万丈豪情??当我们读懂了一块玉,我们也就读懂了中国人理想中的“君子”人格,读懂了他们数千年孜孜以求的理想与境界。
▲ 碧玉-蜗牛海棠香炉 | 玉器编号:162479
▲ 碧玉挂件-亭亭玉立 | 玉器编号:162459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浅谈和田玉的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