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美玉出和田

日期:2010-02-02     作者:高天铠  

59717

    在世界上,崇尚玉是华夏文化的特殊现象。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开始用和田玉制作各类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活动中,玉被赋予了某种人文精神,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渐渐被神化、等级化了。

    古文献《瑞应图》载:“黄帝时,西王母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舜时复来献。”《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玦。”这些古文献告诉我们,生活繁衍于昆仑山北麓的古羌人,以西王母为首的母系部落,曾将白环、玉玦等贡品献给中原及西北父系部落首领黄帝和舜帝。以此推论,这些“白环、玉玦”应由和田玉制成。在《穆天子传》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典故:周穆王十七年(公元前998年),穆王驾车西游至昆仑山北麓,进入西王母的领地。西王母在瑶池上盛情地款待了周穆王。穆王与西王母上山攻玉,下河捞玉,待穆王驾车返回中原时已“载玉万只”。

     这些记载虽属古代传说,但从考古学而言,无疑为人类保存了有关和田玉发现和交流的远古信息。它告诉我们,早在这一时期,新疆就已经开始采集、加工和田玉,并初具一定的规模;同时,和田玉已经大量流向内地,并成为王室贵族的必备品。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了一座王室古墓,墓主人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名“妇好”,年代已距今3200年,出土文物1928件,其中玉器756件。不仅数量多,而且玉质细润,造型优美,经分析鉴定“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其中一饕餮纹玉钺,制作精美,是和田玉器中的一件珍品。史料载:“斧之背方,钺之背圆;古者命将,必杖黄钺以威武,以金为之,杖而不用,明神武不杀也,今以为仪仗之用。”因而,此把饕餮纹玉钺乃夏、商、周时期代表军权的圣物,极有可能是妇好生前指挥战事或征讨叛逆的信符。如此大批出土以和田玉制成的王室玉器,印证了和田玉很早就输入中原地区的历史事实,也进一步证实了很早以前玉器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唯奴隶主、贵族所拥有。

     西汉时期,和田玉及其制品在中原大地已成为王室祭奠大典中不可缺少的礼器。皇亲国戚也开始以拥有玉的多寡来彰显他们生前死后的高贵身份。

     张骞凿通西域后,就曾令人采集和田美玉,为汉朝皇帝刻制传令天下的玉玺。在长达几千年“丝绸之路”历史上,东来西去的采玉、贩玉者络绎不绝,当年他们往来通过的关隘,至今称之为“玉门关”。

     1968年,在河北满城一座古墓中,出土了西汉中山靖王与其妻窦绾的两件金缕玉衣,距今已2000余年。玉衣由和田玉磨制成大小有序两千余块穿孔的玉片,以纯金丝辍连织成。玉片精琢细磨,金丝编织巧夺天工。这两件金缕玉衣的出土一时震惊了世界。从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古文献的记述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新疆和田玉对中原的贸易往来时间要比内地丝绸、瓷器进入西域至少早出1000年的历史。故此,有人曾将这条古道称之为“玉石之路”。其时西域与内地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第一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独具特色的新疆和田玉。

     从大量出土的和田玉珍品,如妇好墓中饕餮纹玉钺,春秋战国时期的白玉多节珮,西汉的金缕玉衣,唐代的白玉缕雕双凤珮,宋代的羊脂玉九龙杯,元代的白玉葵花杯,明代的青玉寿字壶等都可以得到印证。

     清代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中 “康乾盛世”应是其国力鼎盛之时。清乾隆朝和田玉几乎为皇室所专控,故其所遗和田玉器珍品之多自然属历代王朝之最,就单件玉雕之巨也是前所未有的。除青玉“会昌九老图”、“青玉九龙瓮”、白玉“桐荫仕女图”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那件“大禹治水”青白玉山子。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在新疆密尔岱山采得一块巨大的和田玉,它高224厘米、径长96厘米、重约8吨。采玉者上百人,用绳索、木杠将玉石慢慢运下山。从山下运至北京动用了1000多名民工,160匹良马,一辆长10米的特制大铁车,在新疆、甘肃、陕西、山西、直隶等省官员的监护下,交接运行,跋山涉水八千余里,经三年时间才运到北京。乾隆皇帝亲自审定这块巨玉的雕制事宜,命宫廷画师根据内廷所藏“大禹治水”画轴内容,绘成图样,再转运至扬州,交两淮盐政使在当地挑选技艺高超的玉匠,用工15万个、历时7年多才雕琢而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九月运回北京。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瞻仰与安放仪式。

     “大禹治水”玉山子构图宏伟,气势磅礴,人物山水,风景如画,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和田玉雕艺术品。它出自莽莽昆仑而成于东南,是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见证,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玉雕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1980年,和田县牧民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发现一块重472公斤、高80厘米、厚45厘米的羊脂玉,它是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大一块珍贵玉材。1983年,国家轻工业部行文指令扬州玉雕厂组织设计施工,在众多设计稿样中筛选,最后定题为“大千佛国图”,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永顺先生领衔制作,历时八年完成。其中雕琢了84个佛国人物,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座上,栩栩如生。作品结构严谨,如诗如画。1990年荣获国家珍品金杯奖,现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2003年8月3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在首都天坛祈年殿一展风采。

     奥运会会徽由新疆和田青白玉雕刻而成,玉徽边长11.2厘米,代表奥运从1896年至2008年已走过了112年的历史;台面高2.9厘米,具有29届的含义;高9.6厘米,象征着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总高13厘米,代表着华夏民族13亿优秀儿女举办奥运的心愿。

     奥运徽宝一式共制两方,揭幕仪式举行后,一方将由中国博物馆珍藏,另一方将作为中华民族积极参与奥运会的见证,送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供世人观赏。

     昆仑山蕴藏着丰富而优质的和田玉,也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她的美丽传说;在这莽莽大山中,历代勇敢而勤奋的采玉人,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也只有在这凝聚着天地灵气,吸纳着日月精华的地方,才能孕育和滋养出天生丽质的和田美玉。她那绝无世俗之气的高贵品质,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高天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新疆收藏家协会理事)

 

敬请关注玉界臻品微信号:yujiezhenpin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新疆宝协举行2010年新春茶话会

下一篇:源远流长的扬州玉雕

相关文章
网站提示×
网站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