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之爱玉

日期:2010-07-17      

12835

友人爱玉,自谓“平生无所痴,唯独爱玉狂”。爱上玉,世间的一切有色宝石、稀有金属在他的眼中就真如同粪土一般了。别人笑他“痴”,他也不恼,痴便痴了,再不改变。

  中国悠久而漫长的文明中,玉石文化一直是作为一种文明的源流和灵魂的精粹而历久弥新。远古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人类的祖先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和自然的侵蚀,选择了穴居,留守的女性先祖第一次发现了美。她们用裸露在地表的矿石、贝壳,甚至吃剩的动物骨骼制成首饰,装点自己的美丽。然而,只有玉器让先民们产生了审视和敬畏的心理。古拙的璞玉大巧不工,经过简单的加工后却能展露出温润如凝脂般的卓然风采。先民们对玉石首先是惊艳,而后是敬畏,将玉器视为神的恩赐,用玉石制成礼器“以玉作六瑞以振国事”、“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瑞应图》中记载“黄帝时,西王母陈白露献白环之休符。舜时,复来献。”就是关于玉石礼器的上古传说,足见玉石地位举足轻重。而玉石用于佩戴则成为了崇高身份的象征,君王贤臣将展现时代最高制造水平的玉佩悬挂在腰带上,寓意祥瑞。

  国人爱玉也同国人的性格和文化有关。玉石温润如脂,凝彩如油。柔和饱满的光泽渗透在内里,朦胧而唯美,刻苦而质实,正是国人“宽仁而中庸”的敦厚品德最好的注脚。西方人则不同,习惯了妖冶的有色宝石。查理一世惊世骇俗的华丽王冠上,重重叠叠地嵌满了红蓝宝石,粲然若星子,叫人晃花了眼。外表热闹非凡,内里却只剩下浮华和喧嚣。

  国人最讲究意蕴,喜欢为寻常的事物附上人性的色彩。比如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所谓的清刚正直,凌然不屈。古训说,“君子比德以玉”,更是不同。将玉的性格凌驾在人性之上,难以企及。“玉石能断而不能弯”,正是百折不回、坚韧顽强的精神的写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国人的精神中总有一种执拗的韧劲,决计不为了五斗米而摧眉折腰。

  玉石也是爱情的象征。诗经里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人们将玉器作为爱情的信物,邻家的女孩子为心上人送上木瓜,同时接受了对方递来的玉佩,这份爱便长长久久、坚定不移地刻在了心底里。中国文学史上,贾宝玉是当仁不让的情圣。他也有一块玉,那块玲珑剔透的通灵宝玉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一段“绛珠仙子还泪报恩”的刻骨铭心的爱情的神圣丰碑。

  寂寞的玉石在天地中淬炼了亿万年,又等待了亿万年,遇上了中国人,才算找到了知音。在无数的能工巧匠的手中幻化成了无双的瑰宝。而中国人也将玉看作是所有美好品质的代表。玉石的温润丰美、缜密细腻、冰清玉洁、铿锵清越的特点被演化成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精神内涵的象征。国人与玉,何尝不是一种痴缠。经历了千万载,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魂牵梦萦的牵绊,也只有爱玉的人知晓,妙处难与他人说。

敬请关注玉界臻品微信号:yujiezhenpin

(本文由 中国和田玉网 www.chinajade.cn 编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

上一篇:玉价飞涨挖玉人增多 玉龙喀什河千疮百孔

下一篇:和田玉现代物语

相关文章
网站提示×
网站提示×